745分经验 :如何系统性备考GMAT数据洞察科目

745分经验 :如何系统性备考GMAT数据洞察科目

同学们大家好,很高兴跟大家分享参加新版GMAT考试的体验。在这次考试之前,我已经参加过多次旧版GMAT考试,取得过一次780分和两次770分的成绩。这次是我第一次参与新版GMAT考试,总成绩是745分,其中数学和DI各错1题,语文错4题。

新版GMAT考试相比于旧版的GMAT,最大的改变有两个:1. 删除了写作和语法;2. 将之前不计入800分的IR题计入805分总分,IR跟DS合并组成Data Insight Section。尽管在之前的考试中做过IR题,但仅限于考试时当场发挥。对于这次考试,跟大家一样,我也是从头开始系统性地学习IR。今天在这里跟大家分享备考Data Insight部分IR题型(即Graphic Interpretation、Two part analysis、Table analysis以及Multi source analysis)的方法,这个方法不仅仅适用于IR,也适用于其他科目的学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轮做题

首先阅读官方对于相关题型的介绍,快速了解题目形式和计分方式等相关信息。比如,two part analysis 需要我们在5个选项中各选一个选项作为第一列和第二列的答案。官方明确说明第一列和第二列可以是同一个选项,因此我们在做题时不能想当然地默认答案一定是5选项中不同的2个。同时,这两个选项必须同时做对,才能拿到分数。

Source: https://www.mba.com/service/gmat-focus-sample-questions/two-part-analysis-question-1

了解完题型之后,就可以开始做题了。我购买了OG总册,DI分册以及DI practice question这三个官方资料。IR包括4种题型,所以我按照题型来做题。先把这三个资料中的A题型做完,然后再依次做其他题型。MBA官网的做题平台可以直接选择题型,操作起来很方便。

第一轮做题时,我们不要计时,侧重点在于: 1. 了解题型和考点:不同题型需要我们在哪里挑选选项,问法有哪些,会涉及哪些考点。例如,two part analysis里经常会涉及到概率相关的知识点,如果我们对这一块掌握得不好,就应该单独花时间把概率相关的知识点搞清楚。
2. 找到适合自己的做题技巧:尝试不同的做题技巧,找到合适的技巧并不断调整优化。做table analysis时,一开始我按照“读文字 – 看table – 看选项”的顺序做题,正确率还行,但速度实在太慢。于是我调整为“看选项 – 读文字 – 看table”,这样做速度虽然上去了一点,但是由于需要同时记住选项又要看table, 信息量太大导致正确率不行。最后我调整为”看table – 读文字 – 看选项 “,看table时很容易对相关内容做出预判,而文字绝大多数时候是对table的简单介绍,因为前面已经预判得差不多了,扫一眼就行。只有遇到table本身没有涉及的新信息时,我们才需要放慢速度认真读一下。这样调整完以后,我的做题速度和正确率都达到了比较满意的水平。找到这样的大框架以后,还可以继续调整。比如”看table”是看table的全部内容还是只看部分内容。通过做题发现,table的第一行涉及到不同类别的title,而第一列涉及参与对象,只需要这两个信息就可以清楚地知道table的主要内容,至于其他的具体数据,可以做题时再细看。

Source: https://www.mba.com/service/gmat-focus-sample-questions/table-analysis-question-1

在这一阶段,我对4种题型都进行了以上的处理,找到了针对这4种题型的general做题技巧,正确率大概在70-80%左右就可以了。

第二轮做题

因为我的备考主要集中在IR上,时间比较充足,所以在第一轮就已经把所有的IR题目都做完了,第二轮我把这些题重新做了一次。备考时间紧张的同学,可以第一轮做50%的题,第二轮做剩下50%的题。

第二轮做题时,我们开始计时,测重点在于:

1. 熟练做题技巧同时训练做题速度:根据考试时间以及自己的情况,我对不同的题型设置了不同的速度目标,做题之前手机设置好倒计时,比如table analysis是3分钟/题,graphic interpretation是2分钟/题。这一阶段,也是在熟练第一阶段总结出的做题技巧,反复练习,养成条件反射。比如我现在看到有table的题,第一反应就是先看第一行和第一列,数学题中出现table也是如此。

2. 对知识点进行分类,形成知识网。在大的做题技巧内,找到针对特定知识点的做题技巧:第一轮做题时,

我们已经了解了IR题会涉及的知识点,但是这些知识点只跟题目本身挂钩,比如这个题因为概率没学好做错了,那我单独把概率学一下,这个题搞懂了可以过了。而在第二个阶段,我们需要有自己的知识网络。以two part analysis为例,第二次做two part analysis时,我发现涉及到数学计算的two part analysis我的正确率很高,而涉及“逻辑题”的two part analysis我很容易错。于是我把two part analysis进一步细分成“数学相关““推理相关”“逻辑题相关”“读题相关”。针对不同的类型,总结归纳不同的技巧。这个部分细节非常的多,这里就不一一展开了。另外,4种不同的题型之间也可以进行交叉分类,比如在table analysis, graphic interpretation以及two part analysis中都涉及韦恩图,我把这些题整理出来,横向对照,总结出GMAT倾向于考察的点。

有些同学觉得题目做过一次以后,就没有再做的价值了。这个观点我不赞同。事实上,相比于第一轮做题,第二轮做题更为重要也应该花费更多时间。第一轮做题的目标很简单:了解题型,找到general的做题框架,而第二轮做题需要我们在通用的做题框架内,进行精细化分类和深度思考,在规定时间内把正确率提高到90%左右。还有一些同学提出,“答案都记住了,正确率没有参考价值”。我们平时在练习时,参考标准不应该是“是否选对答案”,而是“是否有完整正确的解题思路”。尽管这道题我记住了答案,但我没在规定时间内把答案背后的逻辑想出来,那这道题我依然是没做出来。另外,对于那些能做对的题目,我们也可以继续探索提高解题速度的技巧,从而给其他题留出更多时间。

第三轮模考

经过前两轮的练习,我们就可以开始模考了,通过实战检验学习成果同时发现新的问题。因为我在前两个阶段花费了大量的精力,所以模考时DI部分表现还不错。在模考以及真实考试中遇到了很多前面总结过的做题技巧和知识点,并且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能提前做完。

如果大家在模考时发现自己表现不好,请一定要总结原因并且寻找解决方案。比如模考时,two part analysis中逻辑相关的题一直做错或者做得很慢,请把之前练习中类似的题目找出来,放在一起,根据这些题目找到这一类题的关键做题技巧或者是自己习惯性忽略的点。

写在最后

在最开始学习DI时,我也非常忐忑不安。但是随着每天的学习和进步,我确信DI有系统性的方法,通过练习完全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考试,同时达到目标分数。希望大家能在考试中取得理想成绩!我在B站的账号是“GMATSusan” 欢迎大家关注 >_<

745分经验 :如何系统性备考GMAT数据洞察科目 – gmat